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18日,岁月封扉——张慈中、宁成春书籍设计文献典藏展在北京印刷学院美术馆开幕。著名装帧设计家宁成春,张慈中的女儿张珊珊,张慈中的儿子张辰五,三联书店原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曾辉,人民出版社原美编室主任、韬奋基金会诗歌发展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肖辉,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出版中心副主任沙海龙,金丽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丽,学校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尊忠,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新营,外事处处长兼港澳台办主任陶海鹰,原设计艺术系主任胡杰教授、李一凡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晓东、党委副书记王蕊、副院长杨大禹、出版物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夏小奇教授,以及部分设计艺术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校美术馆馆长、设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史民峰主持。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展出了张慈中、宁成春设计的70多本书的孤本、140余件设计原稿和若干插图手稿,跨越了新中国成立至新时代,涵盖政治、学术、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不仅是“铅印时代”的珍贵文献,更承载着设计师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造。展览通过“时间轴”与“主题叙事”并行的方式,串联起新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脉络,既是对大师匠心的致敬,更是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刘尊忠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刘尊忠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为本次展览倾注心力的策展团队、文化机构以及所有支持单位致以诚挚谢意。通过回顾张慈中先生和宁成春先生两位大师的经典作品与设计理念,指出书籍设计既是视觉艺术的结晶,更是时代文化的载体;既需要坚守东方美学传统,也需融合国际视野。北京印刷学院作为国内唯一以出版为学科专业特色、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通过展览活化设计文化遗产,启示当代设计者要在“守正创新”中平衡民族性与现代性,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以此次展览为契机,重申设计教育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呼吁从经典中汲取灵感,用设计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张伟介绍展览
策展人张伟从展品收藏、展览策划、展览重要性等方面介绍了本次展览的首创之处,提到本次展览在北京印刷学院展出具有独特意义。
宁成春致辞
宁成春以创作者的视角回顾了自己从事书籍艺术装帧设计之路的点点滴滴,强调书籍装帧需要用心去体会书籍的内在含义,要有鲜活的感受才能做出好的装帧设计。
张珊珊致辞
张珊珊分享了其父亲融合东方美学与时代精神的创作理念,讲述了与北京印刷学院一起推动新中国设计教育的故事,并教导当代大学生一定扎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属于中国独有的书籍装帧作品。
胡杰致辞
胡杰讲述了其与张慈中先生一同推动北京印刷学院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创新性教育模式的心路历程,并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参观展览
开幕式后嘉宾和师生参观了展览并举行了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出至5月8日。
2013年,广东东莞,张慈中和宁成春。张珊珊摄
张慈中
1950年,北京东城东总布胡同10号大院,出版总署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编辑室的创、编、设计人员合影。从左至右蹲者阿老、张慈中、王叔晖、盛此君、方菁、张琳英、马艾庆。站立者陈允鹤、李子克、牟紫东、伊剡、侯凯、孙正、黄思霁、邹雅、胡世德、刘勇汉、谭云森、李书芹、刘玉衡、王诚龙、王学礼、卢光照、焦长春。
1965年,张慈中(41岁)与郭振华一起讨论《王杰日记》的设计工作。
1996年,张慈中(72岁)在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系与学生交谈有关装帧设计问题
宁成春
1965年,参加“四清”运动时在永福庄留影。左起:刘绍荟、宁成春、鲁洪恩、闪自仙及天津音乐学院三位同学和胡莹
20世纪八十年代宁成春在人民出版社
1984年,宁成春受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委派,赴日本讲谈社研修一年
1991年,宁成春和陆智昌在香港三联书店
2023年,三联书店为宁成春举办《泽浦60年——一个人的书籍设计史》展览。(张伟摄)
部分参展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张慈中 人民出版社 1955年)
《访美掠影》(张慈中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0年)
《西非日记》(张慈中 作家出版社 1964年)
《资本论》(张慈中 人民出版社 1953年)
《毛泽东选集》(张慈中 人民出版社 1951-1960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张慈中 人民出版社 1956-1974年)
《“我热爱中国” 》
(宁成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8年)
《根——一个美国家族的历史》
(宁成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年)
《关于人的学说和哲学探讨》(宁成春 人民出版社 1982年)
《西行漫记》(宁成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年)
《白求恩在中国》(宁成春 人民出版社 1977-1979年)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源:北京印刷学院美术馆